罗湖商业城转型升级,“催”生全国首个商业城曲艺园
人民资讯
有些事情,不说不知道。近年蜚声海内外、吸引着无数热爱粤曲“发烧友”趋之若鹜的一个粤曲园地,竟藏在深圳市罗湖区。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在深圳的罗湖商业城。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广东,作为主打科技金融牌的深圳,高楼大厦多、现代化程度高、生活节奏快,可讲粤语的人少、喜欢粤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然而,罗湖商业城的粤曲社近二十年来却是发展得最红火的,直接超越广州东莞佛山等粤曲“强区”,令罗湖商业城成为粤曲培训基地和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原来,罗湖商业城的6楼是仓库群,曾是不良商家的假货藏匿仓。深圳金罗湖商业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罗湖区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营造商业城高雅的文化艺术环境,在6楼建设了罗湖商业城粤曲社,让这里成为全国首个商业城曲艺园。
一方面,市场监管等政府有关部门严厉打假,另一方面,失去藏匿之仓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渐渐从罗湖商业城消失了踪迹了。
打文化牌,香港“发烧友”跨境过戏瘾
话说1995年9月,投资9个亿打造的罗湖商业城正式开业。它以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豪华装修,与罗湖海关联检大楼、香格里拉大酒店及深圳火车站交相辉映。
不曾想,在运作前期却遭遇门庭冷清,空置率达八成以上,市道惨淡。罗湖商业城的发展商和物业管理方,穷尽办法转型升级,在罗湖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大打传统文化牌,引入一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如粤曲茶座、中国四大名绣、各地茶叶等,之后藉着“九七”香港回归的利好,成功地吸引了大批香港及海外人士,在当时亚洲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罗湖商业城一天天旺盛起来。
初时,粤曲是与茶馆相伴而生的。罗湖商业城的粤曲茶馆以香茶待客,乐队伴奏,吸引了许多“顾曲周郎”进馆唱曲。渐渐地,粤曲菜馆、演唱厅、艺苑遍地开花,或曰江桦,或曰凤凰轩,或曰文苑,各有雅号,在馆前张贴来自广州、佛山、湛江和本地经营茶馆的老板的剧照。香港的戏迷们口口相传,一个带一个,纷纷跨过罗湖桥来过戏瘾。
扶正祛邪,罗湖商业城建曲艺园
2010年,商城管理公司在罗湖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共斥资数百万在六楼天台精心搭建出一个近千平方米的传统中式园林,与连着8家曲艺社的艺术回廊互为呼应,催生了全国首个商业城曲艺园。此后,这里经常与港澳团体合作举办粤曲表演活动,成为粤港澳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主场之一。“这个曲艺园是打假催生的。”深圳金罗湖商业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胜安回忆说。
2008年前后,罗湖商业城一些商户利欲熏心卖假货,把罗湖商业城6楼仓库群当藏污纳垢的地点。2008年4月17日下午,接群众投诉,罗湖区根治队及防暴人员合计130余人,在罗湖商业城六楼、七楼查获一特大藏匿假冒商品仓库点,查获售假藏假仓库31家。整个行动组织严密、行动神速、保障有力、效果显著。从当天下午3时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执法人员连续作战13小时。
罗湖商业城北拱仓库群地形错综复杂,行动时,时任区根治队队长先派防暴队员隔断围观的“三仔”,并在每个拐角安排一名队员守卫,控制好现场。这些仓库均大门紧闭,无法确认里面是否有假货,有的门上甚至写有“非公司员工勿进”、“更衣室”等字样以迷惑执法人员,但执法人员不怕繁琐,仔细排查,借助微弱光亮,通过天花板的缝隙查看房间里面的情况,经确认是藏假库房后,协同公安和物业管理公司开门进入检查。
该批仓库隐蔽之深、面积之大,藏匿的假冒货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反监控手段之新,令在场执法人员震惊,此次行动也创下了罗湖商业城开展根治售假行动的新记录。据统计,现场共查扣了涉嫌假冒的商品近10万件,按照假货市面价格估算货值约800万元。国际知名品牌LV、GUCCI、CHANEL、PRADA等商标权利人发来感谢信,对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局(原罗湖工商局)组织查处的“4.17”特大藏假案给予高度肯定,此案也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佳案件”。
随后,市场监管等政府有关部门还加大打击城内“盯梢仔”力度;对商业城实行全天候驻场式巡查监管;开展“断源行动”,打击流动售假,口岸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商业城内流动售假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开展“端窝行动”,端掉藏假售假窝点,针对罗湖商业城内的售假行为有向外围转移的迹象,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重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由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牵头,在罗湖商业城北拱、周边的华民大厦、交通楼、边检宿舍楼等地查获多个大型藏假窝点。
为了治标又治本,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圳金罗湖商业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仓库改造成一间间面积约50平方米的曲艺室,在罗湖区政府的支持下,对外招商。罗湖商业城粤曲社由此走向高端和规模化。一方面,市场监管等政府有关部门严厉打假,另一方面,失去藏匿之仓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渐渐从罗湖商业城消失了踪迹了。
天台曲艺园犹似闹市间的一股清泉
日前,记者来到罗湖商业城,见到了“藏”在顶层天台的曲艺园。曲艺园分东、西两苑,各有一个古朴又雅致的小园林。如今,深港两地的来往因疫情已经中断了一年多,园林中央两个戏台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楚楚寂寥,近前细看,依然可辨昔日的曲艺风韵、浓浓的岭南文化气息,引人遐想曾经身穿戏服的戏迷们站在台上唱粤剧的热闹场面,瞬间有种穿越感。环视园林,白墙黛瓦、亭台楼阁、圆形拱门、石台石凳、雕像假山、红花绿草……一时难以置信这是深圳。
在曲艺园东苑,记者见到了丽声曲艺社的何景龙、陈丽嫦夫妇。他们是当年罗湖商业城六楼仓库改曲艺园后首家签租人,高高兴兴地拿到东苑的第一间铺,2009年3月正式开业,如今已经12年了。今年48岁的何景龙来自湛江,5岁开始学唱粤曲,10岁被推荐入读艺校,6年后学成加入湛江粤剧团,一呆10年。二十年前,正当各地粤曲文化日渐式微,深圳罗湖一带的粤曲茶馆却蓬勃兴起,何景龙追随着同行的脚步投奔深圳,在当时的罗湖商业城三楼曲艺社打工,结识了来自新会粤剧团的漂亮花旦陈丽嫦。对粤曲的执着痴迷促成他们牵手共同创业。
这对夫妻在罗湖曲艺园携手创业、对粤曲深爱难舍的人生历程,恰似罗湖商业城传统曲艺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曲艺园的兴旺带旺了罗湖商业城的整体经济,形象口碑日佳的罗湖商业城声誉飘洋过海,又引来更多的客人趋之若鹜。
陈丽嫦自豪地说:全球喜爱粤曲的华人几乎都知道我们这里有个了不起的曲艺园,这里汇聚有当今粤剧界最优秀的乐师。
这里有全国最豪华的粤曲演练阵容
步入丽声曲艺社,记者看到里面被隔成两个功能间,外间是茶室,里间是演唱录音室。陈丽嫦介绍说,通常粤曲迷在里间过戏瘾,陪同前来的亲戚朋友就在外间品茗听乐。
从陈丽嫦的口中,记者真切地触感到罗湖曲艺园如日中天时广受追捧的风光——每天在深圳罗湖口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一些香港人怀着对粤曲的迷恋,跨过罗湖桥,来到罗湖商业城曲艺园过戏瘾。“老戏迷有时半个月一次,有时一个月要来四五次。一过关,就直奔曲艺社,钻进录音室,挑几支拿手的曲目,有板有眼地唱起来。”曲艺社每日开设日、夜二场,从中午1时开始至晚上10时,包场、散场任君选择,唱完即可出牒带走。唱曲者还可穿戴古代服饰,敷粉抹脂拍照留念。回家前,还可到楼下品尝各种美食,尽情购物。
陈丽嫦告诉记者,罗湖商业城曲艺社的构成可谓“豪华阵容”:每家都配有8-10名乐师,有二胡、扬琴、小提琴等各种中西乐器,有的甚至连电声乐器都用上了;有文武生花旦驻场为客人做指导或伴唱。“在这里过戏瘾,伴奏的阵容和正式演出是一样的,相当于十个人伴着一个人,专业演员的演出也就是这个待遇了。”而收费却相对便宜,“在香港唱一首,在这里可以唱两首了”。
“后来曲艺园经罗湖区政府支持改造,环境更优雅了,每天从香港乃至国外专程赶来过戏瘾的、练唱的客人络绎不绝。”陈丽嫦回忆说,21年来,这里几乎年年旺,即使是2003年“非典”时期,每月也有40场(每月满场60场),旺的时候天天满场,需要预约。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商业城的运营骤然停摆,六楼曲艺园也一下子冷清下来。罗湖商业城曲艺园的经营者们,殷切期盼着疫情早日结束,粤曲文化、商业城曲艺品牌价值在深圳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他们会坚持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有信心配合政府做好粤曲艺术的传承和粤曲产业链的开发。
(原标题《罗湖商业城转型升级 ,“催”生全国首个商业城曲艺园》)
来源:读特客户端
本文来源: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