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靠疫情“续命”,首次盈利的叮咚买菜“稳了”吗?
江湖老刘
日前,叮咚买菜披露2022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66.3亿元,同比增长42.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2060万元,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
然而,一份极为漂亮的扭亏成绩单却没有让股价掉头朝上,本周叮咚买菜继续收跌,仍在4块多徘徊。究其原因,一是此次扭亏代价不小,多地撤城、停业,大幅削减成本的同时,规模也迅速缩小;二来31.6%的毛利率甚至超过绝大多数精品超市(据媒体报道,盒马的毛利率约为23%,精品超市也仅为25%左右),盈利背后是大幅涨价,而这势必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用户留存。
摆在叮咚面前的两个问题,都有点棘手:
——疫情封控结束后,31.6%的毛利率如果难以为继,它的盈利可持续么?
——大面积撤城,规模收缩后,它在资本市场讲的故事,还有意思么?
疫情救市,逆势狂奔
疫情,仿佛成了叮咚买菜的“救命稻草”。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叮咚买菜作为生鲜电商领域的一员,遭受寒冬,但疫情的突来,让叮咚买菜“起死回生”,甚至活得更好。叮咚买菜赶上首波疫情红利,2021年4月、5月叮咚买菜接连完成两轮总额达10.3亿美元融资,有了新一轮烧钱资本。
往后的日子中叮咚买菜持续烧钱换市场,低迷的市场难以支撑起高额的消费,叮咚买菜在2022年再次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2022年上海疫情封城,上海市民用叮咚买菜疯狂抢菜,单价高订单量大幅提升,提升了叮咚买菜的业绩,此次叮咚买菜的盈利必然离不开上海疫情的“抢菜”。
市场普遍认为,公司二季度的盈利和疫情期间的保供业务密切相关。今年二季度恰好是上海、北京疫情被封期间。而这两地市场需求量大,恰好也是叮咚买菜的主要布局城市。菜品供不应求,价格提升,毛利率上涨,盈利是必然。
另据时代财经日前报道,一位上海叮咚买菜站点负责人透露,高峰期站点人均140单,近期回落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平均单量只有80单,订单最终增量较小。
两次疫情给迷茫中的叮咚买菜“照亮”前行之路,但靠疫情逆势狂奔,可复制性却还待检验。
死磕前置仓,到底有没有未来
所谓“前置仓”模式,是指在离消费者尽量近的地方建仓库,仓库储存由总仓送达的生鲜商品,并为周边地区尽快配送,前置仓的覆盖范围通常在三公里内。前置仓模式主要是解决消费端口问题,配送效率高,提高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但前置仓选址多在一二线城市居民区附近,仓库高额的租金是一笔巨大支出,人力、配送等都是不可小觑的成本。生鲜产品的核心就是“鲜”,不仅转运成本极高,完善的冷链系统耗资庞大,由于没有线下销售,每天的损耗也不可小觑。
“前置仓到底是不是伪命题”的话题,业界已经激辩数年,每日优鲜的崩盘,让天平再次往“唱衰”的方向偏移了些许。与每日优鲜不同的是,叮咚买菜在近几年,投入了一些资金在商品研发、基地和供应链建设上,这也是财报中最亮眼的部分。
但商品研发的路走对了,能否“中和”前置仓模式的问题,还需要叮咚买菜持续探索。前置仓盈利模式单一,痛点仍未解决,资本依赖性强。叮咚买菜的模式尚未跑通,在消费体验、成本、规模、商品体系等维度找到平衡点,才能获得生机。
规模效应不再,叮咚需要故事
叮咚买菜二季度实现首次盈利,这对长期以来亏损的叮咚买菜而言仿佛注入一支“强心剂”。但5月底,叮咚买菜发布公告称,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等城市将停止服务,甚至被传面临“退市危机”。在收入增长和大幅撤城降本的情况下,叮咚买菜得以优化利润,也是情理之中。
生鲜电商到底是“捡钢镚”的生意,对比行业20%左右的毛利率,该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高达31.6%,比去年同期提升17%。叮咚买菜仍需向外界证明,疫情好转后其表现的持久性。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表示,叮咚买菜二季度的盈利和疫情期间的保供业务密切相关,不然很难有目前的增长。
生鲜赛道的前置仓模式玩家,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依附于区域,流量是其制约因素。生鲜赛道巨头们携流量而来,美团、拼多多纷纷下场抢夺市场,叮咚一旦规模不再,变成了一个“小而美”的区域性品牌,资本市场就要重新审视它IPO时讲的故事了。